生物质技术与工程

轻工类 专业代码:081707T 修业年限:4 授予学位:工学 专业特性:特设专业

增设背景

2024


专业简介

生物质技术与工程专业回应国家发展生物质产业重大战略需求,在原有轻化工程专业基础上,遵循传承与变革融合、传统与创新互鉴理念,基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共性科学原理,构建立足当今、面向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新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支撑制革、制浆造纸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又能适应新兴生物质产业发展未来需求。


培养目标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需求,能够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成为生物质利用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熟练掌握数理、化学、化工、生物、材料、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新材料、化学品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学科要求

该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要求较高。


主要课程

生物质原料学
生皮蛋白质化学及组织学
制革工艺学
鞣制化学
生物质过程工程
生物质材料
生物质能源技术
生物质化学品
生物质精炼及过程智能控制等。

就业方向

我国生物质利用产业发展迅速,知名企业包括达威木业有限公司、四川竹元科技有限公司、万长化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知识能力

  1. 程知识:熟练掌握数理、化学、化工、生物、材料、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新材料、化学品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化学、生物技术、高分子材料等基础知识,以及生物质资源利用与转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通过文献查询,研究、分析生物质技术与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和工业需求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生物质资源转化和利用中的复杂工程问3.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工艺流程或方法,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生物质资源转化和利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生物质资源转化和利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转化中复杂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认识到掌握生物质能源、材料及化学品技术,具备生物质与环境生态相关的科研、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是构建生物质利用工业设计与装备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推动其广泛应用于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对本专业及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并评价各种生物质资源转化和利用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培养学生在生物质技术与工程实践团队中沟通与合作能力,具备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生物质技术与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掌握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 12.终身学习: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