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药物经济与管理”专业创新构建“药学+经济学+管理学”三维知识体系,聚焦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着力培养具有医药技术评估、卫生政策分析、医疗资源配置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维度: 1. 人文素养维度: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及职业道德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理解并坚守医药行业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具有人文关怀意识和跨 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关注公共健康与社会福祉。 2. 通用能力维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领导力和团 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有效工作,推动项目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3. 科学素养维度: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药物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学科基 础和应用技能,并且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 识和能力,能够持续跟踪医药行业的最新发展,具备高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本专业立足国家大健康产业战略,培养掌握药物经济学、药品管理、药物政策相关的基本知识,学会解读药物临床证据与经济学证据,熟悉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能综合运用循证医学与循证药学、药物经济学、数据科学等方法,能对医疗产品与服务等健康干预措施对患者、医疗系统和全社会的影响进行经济学分析,满足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多方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药学知识:需要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了解各类药物的特性、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过程、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以便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例如,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时,必须清楚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异,这就需要扎实的药学知识作为支撑。 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这对于分析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以及药物治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比如,在评估某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时,需要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才能准确判断药物的疗效和经济性。 经济管理学知识: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学习。掌握成本效益分析、预算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等技能,以便对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医疗资源的配置进行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和决策。例如,在制定药品定价策略时,需要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考虑成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因素。
药物经济学方向、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公共卫生方向、药学方向、经济学方向
药物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未来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领域。 一、医药卫生管理领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医药/卫生/医保等政府管理部门对专业人才进行经济学测算与分析的需求不断增长。 二、医药卫生产品领域 随着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当前医药企业亟需具备药物经济学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经济性评价和市场评估,以确保药品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并获得合理定价。药物经济与管理领域相关岗位主要设于医药企业的准入部、卫生经济学部门、市场部门以及投资部门。 三、医药卫生服务领域 在药物选择和临床路径制定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专业人才提供科学的经济学证据,支持临床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药学部申报专业主要就业领域、医保部门以及医务处